当前位置:婀娜女性网>美好生活>心理>

朱棣清君侧檄文全文

心理 阅读(3.41W)
朱棣清君侧檄文全文

《朱棣靖难檄文》

(明成祖朱棣 公元1399年)

盖闻书曰:不见是图。又曰:视远惟明。夫智者恒虑患於未萌,明者能烛情於至隐。自古圣哲之君,功业著于当时,声明传于后世者,未有不由于斯也。今事机之明,非若不见,而乃不加察,请得以献其愚焉。

我皇考太祖高皇帝,当元末乱离,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栉沐风雨,攻城野战,亲赴矢石,身被创痍,勤劳艰难,危苦甚矣。然后平定天下,立纲陈纪,建万世之基。封建诸子,巩固天下,如盘石之安,夙夜图治,兢兢业业,不敢怠遑。不幸我皇考宾天,奸臣用事,跳梁左右,欲秉操纵之权,潜有动摇之志,包藏祸心,其机实深。刀构陷诸王,以撤藩屏,然后大行无忌,而予夺生杀,尽归其手,异日吞噬,有如反掌。且以诸王观之,事无毫发之由,先造无根之衅,扫灭之者,如剃草菅,曾何有然感动于心者!诸王甘受困辱,甚若舆隶,妻子流离,暴露道路,驱逐穷窘,衣食不给,行道顾之,犹恻然伤心,仁人焉肯如此

夫昔我皇考广求嗣续,惟恐不盛,今奸臣欲绝灭宗室,惟恐不速。我皇考子孙,须几何时,已皆荡尽。我奉藩守分,自信无虞。不意奸臣日夜不忘于怀,彀满以待,遂造显祸,起兵见围,骚动天下,直欲屠戮然后已。谓以大义灭亲,不论骨肉,非惟杀我一身,实欲绝我宗祀。当此之时,计无所出,惟欲守义自尽,惧死之臣,以兵相卫,欲假息须臾,然后敷露情悃,以祈哀愍,冀有回旋之恩,滂沛之泽。书达阙下,左右不察,必求以快其欲。

古语云:困兽思斗,盖死逮身,诚有所不得已也。都督宋忠,集兵怀来,尅日见攻,乃率锐兵八千御之,兵刃才交,忠即败北,遂生擒之,全其首领,待之如故。当冀左右易心悔祸,念及亲亲,哀其穷迫,重加宽宥,使叔有更坐之望,下无畏死之心,如此则非特叔之幸,实社稷之幸。

昔者成周隆盛,封建诸侯,缔八百余年之基,及其后世衰微,齐桓、晋文成一匡之功。虽以秦楚之强,不敢加兵于周者,有列国为之屏蔽也。秦废封建,二世而亡,可为明鉴。今不思此,则宁有万乘之主,孤然独li于上,而能久长者乎诗曰:'价人维藩,太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谨以是为终篇献。万一必欲见屠,兵连祸结,无时而已。一旦有如吴广、陈胜之窃发,则皇考艰难之业,不可复保矣。敷露衷情,不胜恳悃之至。苟固执不回,堕群邪之计,安危之机,实系於兹。

白话文:

书上说,一个人多次犯错误,结下的仇怨岂能在明处,应该在它没有表现时就提防。古人又说,看远才是明察秋毫,善听好话,才是耳朵灵敏。聪明的人在事情换没有发生时就会考虑到后果,明智的人能在事情中看到隐情。自古以来,圣明的君主,都是功业在当世就已经非常显赫,好名声也就会传到后世,历代贤明的君主都是这样。现在事情不清楚,并不是看不明白,而是没有深入调查,以至于人们把愚蠢的决定拿了出来。

先皇太祖高皇帝,在元朝末年那样一个乱世,与群雄逐鹿,披冒霜露,栉沐风雨,攻城野战,亲赴矢石,身上受到创伤,在艰难的处境中,危险和苦难并存。经过十多年的奋战,最终平定天下,建国立号,整顿朝纲,开创了我大明朝的万世基业。太祖高皇帝将诸位皇子分封到各地,以此来巩固天下,使得姜海山设计如同磐石一般稳固。太祖高皇帝勤于政事,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希望天下大治。

太祖高皇帝不幸去世,新皇帝继位后,奸臣弄权,跳梁小丑在朝堂上意欲操控天下大事,包藏祸心。这些奸佞小人蛊惑皇帝裁撤诸位藩王,横行无忌,对各地藩王生杀予夺,流放罢黜,易如反掌。看诸位藩王,没有丝毫过错,就被这些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斩草除根,一一剪除,让人们心生恐惧。诸位藩王甘心接受朝廷制裁,甘心为奴,妻离子散,被流放或被杀,在道路上被差役驱使,衣食无继,路上的行人见了尚且黯然伤神,仁慈的人们怎会做出这种事情

昔日先皇太祖高皇帝广求子嗣,唯恐子孙不够繁盛,现在奸臣意欲灭绝先皇的子孙,还怕速度慢了。先皇子孙这样下去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灭绝了。我朱棣在自己的封地内,一向安分守己,自信没有过失。不想朝廷中的奸臣对我日夜惦记,伪造罪状,我被逼无奈,为保身家性命,只得起兵,以致于天下骚动,都想屠戮我全家性命。朝廷大军说是要大义灭亲,不论骨肉亲情,不但是要杀我一人,而且要灭我全家和燕国全军将士。在这种情况下,我实在是无计可施,只想着守住大义自尽,但燕国群臣和三军将士却不愿死,出兵抵御朝廷大军,并对我苦苦哀求,我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众人和将士们的请求。

古人说过:被困住的野兽还想逃脱,因为它们知道怕死,逃跑也是不得已。都督宋忠在怀来集结大军,不日就要攻到北平,我亲率八千精兵前去迎战,才刚交战,宋忠即全军溃败,生擒宋忠,待他仍和从前一样。我希望皇帝陛下及左右大臣们好好反思,凝集我们原是骨肉亲人,哀怜我也是被逼无奈,赦免我的罪过,使得四叔我有了重生的希望,燕国三军将士也没有了怕死的心思,皇帝陛下如果能够这样做,不仅仅是四叔我的幸运,也是大明江山社稷的幸运。

古代周朝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大封诸侯,才有了八百年的国运,到了后世国事衰微,还有齐桓公、晋文公的匡扶之功。虽然秦国和楚国国力强大,但也不敢随意对周室用兵,因为有各诸侯国作为屏障。秦朝建国后,秦始皇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所以秦朝只有两代就灭亡了,这就是历史上的明确的前车之鉴。现在大明朝廷不考虑这些历史事实,试想哪里有一国之君一个人高居庙堂之上,而国运能够长久的呢诗经上说:“敬畏天的发怒警告,怎么再敢荒嬉逍遥。看重天的变化示意,怎么再敢任性桀傲。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现在我把这首诗献上。

万一朝廷和皇帝陛下一定想要杀我,那天下必将兵连祸结,永无宁日。一旦有像吴广、陈胜一样的人乘乱起兵造反,那太祖高皇帝历经千难万险创立的大明江山,就会不复存在了。

我朱棣把自己的恳切的心情都袒露无遗,希望皇帝陛下考虑清楚,如果决心与那些奸臣一样,那天下和万民的安危祸福,就系于皇帝陛下一念之间。

《朱棣靖难檄文》作者介绍

明成祖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 。

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 。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八月,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享年六十四岁。

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

明世宗时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庙号成祖。

明成祖通过他的征剿和对外的远征,完善了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并使明朝的力量和影响达到了顶峰,恢复了儒家治国之术和重新建立起古代的政制,把帝国南北两部分统一起来从而为王朝奠定新基础的人,通过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的努力,为明朝二百七十多年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