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婀娜女性网>美好生活>心理>

卖炭翁修辞赏析

心理 阅读(3.13W)
卖炭翁修辞赏析

卖炭翁全诗总共156个字,通过描写一个烧木炭维持生计的老人,在寒冷的下雪天卖炭却遭遇“宫市”的悲惨下场,深刻的揭露了这种掠夺人民的罪行,有力的进行了批判。

这首七言古诗,一开篇就交代了什么人什么事。一个卖炭的老头在南山中砍柴,然后将柴烧成木炭,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工序,体现了老翁的辛苦与不易。接着从老翁的样子刻画给人更深刻的印象:满脸的尘土,面色都被熏成了烟火之色,两鬓斑白显示出老翁年龄大,十个手指因为要取木炭,都被染成了黑色。他这么辛苦卖炭所得是为了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身上的以上和口中的食物啊!

这么寒冷的天,老翁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衫,但他还担心木炭的价格不好,盼望着天气越来越冷,这样炭就能卖个好价钱。天随人愿,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城外的积雪足足有一尺多厚,老翁清晨驾着装满木炭的车,顺着碾压过的车辙,在冰冻的道路上缓慢往集市上赶去。已经是日上三竿了,拉车的牛累了,人也饿了,可是不敢耽搁时间,只在集市南门外的泥土中稍微休息一下。

这时候,有两人骑着马儿飞扬跋扈的过来了,那是谁啊原来是皇宫大内的太监和手下。他们手里面拿着文书,说是皇帝的命令,强拉着牛车往皇宫而去。天呐!一车的木炭,足有千余斤,就这样白白被拿走,老翁如何舍得,那可是一家老小的生计啊!那些人只是拿出了半匹红纱和一丈绫,往牛头一挂,就充当卖炭的价值了。

这首诗很有艺术特点,以小见大,从卖炭翁在恶劣的天气中辛勤劳作伐木烧炭,本想靠这点微薄的收入解决温饱问题,却最终为他人做了嫁衣,能看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表现了很深刻的思想性,一车千余斤的木炭就被“半匹红绡一丈绫”抵消了,可见“宫市”的残酷。老翁接下来的生活并没有再写,戛然而止,给人无限的联想,让人对人物有了很深刻的印象,老翁、黄衣使者、白衫儿都刻画的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