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婀娜女性网>美好生活>心理>

古代文献对木屐的定义

心理 阅读(1.66W)
古代文献对木屐的定义

木屐- 概述 木屐 木屐,是古人穿用的一种木底鞋的通称,为我国古代人所钟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据记载,晋文公多次请隐居于绵山上的功臣介子推出仕不至,便企图使用焚山燎木之法迫他出来。不料,介子推却抱住一棵大树并被烧死。晋文公很悲痛,就用那株树的木料制成一双木屐,每天穿着并不时叹曰:“悲夫,足下。”以此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后被市井人所模仿,并相沿成习。《后汉书.五行志》载:“延熹中,京都长者皆着木屐。”由于着木屐优点甚多,便很快流传到南方。 潮汕木屐制作工艺比较精巧、讲究,其形式有:椭圆形,前略宽,后略窄,只适应男人穿的“龙船屐”分左右脚,前趾略低,中呈弓形,后跟略高的“认脚屐”不加任何油漆的原木的“白胚屐”涂上红、橙、黑、棕等颜色,绘上花卉、图案的“油彩屐”晚上在家穿的“高脚屐”用坚韧的木材制成并上漆的称为“漆屐”等等。潮汕木屐又名“散屐”,做工精细,屐皮用料考究,清代以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