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婀娜女性网>美好生活>心理>

先秦时期诗歌现实主义代表作

心理 阅读(9.91K)
先秦时期诗歌现实主义代表作

先秦诗歌中现实主义的代表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共收集诗歌305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风俗、文艺等诸多方面,广泛反映当时社会生活,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从文艺美学的角度看,《诗经》富有现实主义精神,首推《国风》中的两周民歌,其次是《小雅》、《大雅》中的文人讽喻诗。它们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和批判现实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文风朴素,语言简洁,比兴巧妙,人物形象真实、自然而生动,生活画面亲切感人等。

《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现实的广阔性,是其思想特点之一。《诗经》中的诗来自广大的地区和阶层,作者有奴隶、自由民、士兵、流亡者、乞丐、思妇、弃妇,也有从统治者内部分化出来的受打击、排斥的贵族。他们从不同的地位、遭遇和生活感受,从各个不同社会侧面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展示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的生活,时间跨度之长,背景之广阔,内容之丰富,是后来许多诗集都难以比拟的。《诗经》反映现实的深刻性,是其思想特点之二。

作者大多能站在被剥削者的立场,揭露统治者贪得无厌的本质和压迫人民的罪行,也反映了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及奴隶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反抗过程。《诗经》通过这些描写,真实地勾勒出周代怎样由全盛走向崩溃没落的历史。

楚辞》是中国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韵文形式。战国时代,纵横家奔走游说,十分活跃。他们“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的论述,正确指出战国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对《楚辞》形成的影响。 当然,“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传说中,岳麓书院悬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名联。此乃一副典型的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则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传说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与《诗经》来自民间、经过提炼加工不断臻于完善一样,楚辞也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成熟起来,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诗经》分风雅颂,其中<国风>是各国的民歌,也是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而浪漫主义源头是《离骚》,故后世才有“风骚”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