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婀娜女性网>美好生活>健康>

中医艾灸主要作用是什么 中医艾灸的功效

健康 阅读(2.63W)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医艾灸的功效介绍,还不知道的朋友下面抓紧时间和我一起看看吧。

中医艾灸的功效 

我们平常说的针灸,其实原意是针疗和灸疗的合成,就像古代说的妻子意思为老婆与孩子类似,后来慢慢变化就成了针灸专门指针疗,然后就用艾灸指代灸的含义。

灸法产生很早,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因为成本低廉、安全,疗效可靠,所以传承至今。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有关艾灸的论述著作,我国从古至今有不少医家先贤总结汇集,系统而又调理,可谓丰富之极。这里不再赘述。

中医艾灸的功效 中医艾灸主要作用是什么

现代医学分析,艾灸的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然而,这些现代的医学微观解释,还不足以让我们普通人明白,艾灸的具体有哪些功效。好在中医用长期的实践和独特的理论总结了下来

温经散寒

《灵枢·禁服》:“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

艾灸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伤寒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

中医艾灸的功效 中医艾灸主要作用是什么 第2张

拔毒泄热

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寿

《扁鹊心书》:“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无论男女,艾灸这些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美容健体

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脸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如:

1、女性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人,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胖的人,并不是营养过剩那么简单,中医认为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特别是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肾不足。


任何东西都是有适用范围,艾灸也不例外。虽然艾灸的门槛越来越低,很多人通过网上购买器具,和艾灸的书籍,然后自行艾灸。但是最好之前还是找专业的中医师咨询过后,再实践。

如下是一些艾灸禁忌

       1、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二阴处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等,也要避免灸。

6、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